长城死磕混动拒做增程, 底气来自十年技术积累!
- 2025-07-23 03:56:00
- 352
当理想、问界靠增程式电动车横扫市场时,长城汽车总裁穆峰一句“打死也不做增程”的宣言,直接把汽车圈炸开了锅。在同行纷纷押注“可油可电”的流量密码时,长城为何敢逆流而上?这背后藏着十年磨一剑的技术底气。
增程式看似解决了里程焦虑,实则暗藏效率短板。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,能量需经历“燃油→发电→驱动”的二次转换。高速行驶时,这种设计导致能量损耗高达20%,热效率仅40%左右。而长城自主研发的Hi4混联系统,通过多挡直驱技术,让发动机在最优工况下直接驱动车轮,热效率飙升至45%以上,综合油耗直降15%。实测中,Hi4车型高速爬坡效率还能再提升15%-20%——技术参数上,增程确实被按在地上摩擦。
长城的硬气更源于千亿研发筑起的护城河。2022年前三季度,研发投入85.44亿元砸向新能源领域。Hi4技术历经多年迭代,已实现从城市SUV到硬派越野的全覆盖。其独创的后电桥智能脱开技术,将高速能耗再砍10%。当对手在营销“冰箱彩电大沙发”时,长城默默构建起混动、纯电、氢能三轨并行的技术森林。特别是氢能领域,长城早已建成全产业链布局,从制氢到用氢全程把控,这种技术纵深,岂是跟风做增程能比?
市场战略上,长城更显老辣。当增程车型依赖大容量电池推高成本(电池占比达整车40%),长城推出11.68万元起的四驱混动车,打出“两驱价格买四驱性能”的王牌。2024年其新能源销量32.18万辆,虽增速不及比亚迪,但凭借Hi4车型在极端环境下动力衰减减少50%的优势,硬生生在混动红海中撕开缺口。更致命的是,欧盟拟将增程式踢出新能源补贴名单,而长城Hi4已通过泰国、巴西基地攻占海外市场——政策风险?长城早备好了退路!
这场技术路线之争,本质是战略定力的较量。增程式解决的是当下的续航焦虑,而长城押注的是混动技术的终极效率。当网友争论“该不该跟风增程”时,一位工程师的吐槽点破真相:“增程是给电池技术填坑的过渡方案,而长城在挖护城河”。毕竟,当充电桩覆盖到县城加油站,谁还需要背着发电机的电动车?
结尾灵魂拷问:理想们靠增程收割了市场,但若三年后政策补贴退坡、充电基建完善,那些为“油转电”多付的成本,会不会成为车主手里的烫山芋?34
- 上一篇:抢注创作者姓名商标被驳回
- 下一篇:抢注创作者姓名商标被驳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