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月后, 美方突然改口, 允许芯片出口, 但中方的回应耐人寻味!
- 2025-07-17 03:19:09
- 430
近日,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美国批准其向中国恢复销售H20芯片并计划推出新款兼容GPU,然而短短三个月前,H20芯片还在美国管制清单上。这一戏剧性的转变,三个月后,美方突然改口,允许芯片出口,但中方的回应耐人寻味!
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由来已久,自2022年通过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及后续规则,便逐步收紧对先进芯片、EDA工具及制造设备对华出口的缰绳。到了2025年,更是变本加厉,将专为中国设计的H20芯片也纳入管制清单,致使该芯片在中国市场几乎销声匿迹。可如今,美国商务部突然批准H20出口许可,这一突如其来的“松绑”,难免让人浮想联翩。
不少人据此猜测中美科技战或许已落下帷幕,世界贸易秩序即将重回正轨。但这种判断未免过于乐观。从外交部的回应中,我们便能察觉到中方谨慎的态度。外交部表示“一般不对企业行为作出具体评论”,同时着重强调中方一贯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工具化、武器化,对中国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。这种立场坚定不移,因为美方的此类行径严重扰乱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,对各方都无益处。
事实上,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从未真正停止。此次出口的H20芯片便是明证,它并非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,而是经过“阉割”的版本。H20虽基于英伟达Hopper架构,配备96GB HBM3显存,带宽达4.0TB/s,但核心数量较H100减少41%,性能降低28%。为了满足美国的“芯片出口管制”要求,Hopper架构已被“阉割”到极致,无法再进一步降级。这充分表明,美国所谓的“放宽出口”,不过是在既定打压框架下的一种有限调整,并非真心实意地放弃科技霸权。
美国此次放宽芯片出口管制,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考量。以英伟达为例,2025年4月的出口禁令使其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损失高达80亿美元营收。自美国实施“芯片禁令”以来,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从95%急剧降至50%,同时还面临着华为、寒武纪等中国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。
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突破,在性能上逐渐逼近国际先进水平,且更贴近中国市场,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。这使得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,为了挽回损失、保住市场份额,英伟达不得不积极寻求恢复对华芯片出口。
而美国也不得不权衡利弊。一方面,持续的严格管制让美国芯片企业遭受重创,利润大幅下滑,研发资金减少,进而影响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;另一方面,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,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导致全球芯片供应链紊乱,许多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下游企业也受到牵连,成本上升,生产受阻。在这种情况下,美国若继续一味强硬打压,最终受伤的将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和科技生态。
不过,我们不能因为美国此次的“松绑”就放松警惕。中美科技竞争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博弈,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其科技霸权地位。此次放宽芯片出口管制,或许只是其在面临内外压力下的一种暂时妥协和策略调整。未来,美国仍可能根据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的变化,再次收紧对华科技管制。
三个月后,美方突然改口,允许芯片出口,但中方的回应耐人寻味!对于中国而言,应将此次事件视为一个契机,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创新,加大对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,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技人才,完善产业生态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,实现科技自立自强,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- 上一篇:男子吃见手青中毒一直帮凤凰捋毛
- 下一篇:中美经贸磋商